top of page
搜尋

【團康遊戲令人討厭?】

已更新:2019年9月13日

會有這篇文章,單純是被一群我的好朋友質問了幾個問題,和有一些討論… 如果你也是覺得團康遊戲很討厭,不懂康輔在玩什麼,你可能也會有這些問題…


「康輔社的人為什麼要跳舞?」

「我超討厭玩團康遊戲,有夠尷尬。」

「康輔社為什麼要打手語?」


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,歡迎繼續往下看,我能為你解答一些疑問,但這些回應來自我從高中開始直至今日的康輔體驗及觀察,若有資料上及詮釋上的不完整及錯誤,歡迎指正。


「康輔社的人為什麼要跳舞?」

圖片來自, 康輔聯盟Flickr,2017全國高中職康輔人員運動大會。


就我理解的康輔的核心概念,「健康快樂的使人健康快樂」,我們會用各種面向的方式讓我們自己在過程中開心,讓我們的夥伴也因為我們開心而開心,舞蹈就是一件這樣的事。

一般在康輔社的夥伴辦活動的過程中,會安排「唱跳」這類型的表演活動,透過簡單的舞蹈動作編排及口號的設計,營造一種熱情活力的意象,讓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快樂,也讓觀眾從觀賞過程中受到熱情活力氣氛的渲染。實際的表演影片可以參考


另外「帶動跳」類型的活動也是康輔活動中跳舞的一種類型,也就是各位朋友可能常常在營隊的早操、營火晚會的帶動跳活動會跳到的舞蹈,這件事也是很經典的「康輔活動」也就是透過讓大家一起跳舞這件事達到我們的核心目的-快樂。


「我超討厭玩團康遊戲,有夠尷尬。」

圖片來自,康輔聯盟Flickr,2017康輔聯盟免費會員講座-團康、遊戲概論


談到康輔活動,必須得說這是我心底的痛,你問十個大學生,會有九個跟你說討厭玩團康遊戲,理由不外乎,很尷尬、丟臉、假high不知道在幹嘛。 其實我完全能理解大家不喜歡玩團康遊戲,


因為就好像是有人跟你講了一個小時的冷笑話,還逼你一定要笑。

但大家知道,總是有人可以把笑話講得很好笑,像是博恩夜夜秀的博恩(我知道大家都覺得尷尬,但大家就是買他的帳),一個脫口秀上完美的段子,是會考量到觀眾的反應、講話的速度、表情的運用和適當的留白,通常這種段子講完,不用演員逼你笑,你就會笑到不行。

一個好的團康活動也是,考量到活動的氣氛,考量到參加者的感受,考量到刺激程度,考量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,根據大家熟稔的程度、根據大家願意涉入的程度而去設計的。

所以一個好的活動是絕對不會叫遊戲玩輸的人,站在全部的人面前用屁股寫字,只有極少數的M會覺得在大家面前這樣做心情會好,我相信在閱讀的你,和絕大多數的人都一樣,覺得這樣丟臉羞恥,甚至更敏感的人會相當排斥這樣的活動。

某一個活動,叫做春天到了百花開,是一個主持人會丟出要幾個人幾個人一組的活動。 流程是這樣子的, 當主持人說:「春天到了百花開」 學員會說:「開幾朵」 主持人會喊:「三朵」 與此同時全部的學員要三個三個一組,找到人要圍在一起蹲下的活動。


圖片來自,康輔聯盟Flickr,2017綠野仙蹤康輔研習營-第七屆康輔王爭霸戰

通常這個時候,總是會有一兩個人落單,我認為比較好也比較適宜的做法,並不是讓這兩個人在大家面前出糗, 而是主持人說,「幫我跟大家介紹一下你們自己,讓大家認識你們之後,下一次分組就會找你們了!來吧!介紹一下」

以此達到我們希望康輔活動能夠讓大家「破冰」、「認識彼此」、「建立連結」的各種目的。

康輔活動是經過設計的,而不是假High,更不是讓參加的人難堪。

最後,要來談的是一個經過時代演化而得的產物,康輔社的手語表演,所以有手語社的朋友問了我這個問題:

「康輔社為什麼要打手語?」

竹圍高中竹風康輔社五屆社慶,抒情手語表演


康輔社一開始可能會打手語有幾個原因,因為起初的康輔社的歸類,其實是放在服務性社團,所以對於手語的學習,其實一開始「有可能」是為了服務人群。(這件事無查證,為筆者的猜測)

但為什麼會逐漸讓這件事情變成一種表演,可以觀察到的是,手語表演相較於舞蹈表演,相較來說較為簡單,練習的時間可以縮短,而且手語表演是可以傳遞情感的,像是,無聲婚禮歌曲!新娘紅毯深情手語 為聽障夫獻「唱」定情曲|三立新聞網SETN.com

所以對於高中生來說,這樣成本相對較低,情感傳遞上面不輸其他表演形式的呈現,在一時之間就會被相繼模仿且逐漸演進。

但最為可惜的,目前觀察到的現象是,這些手語表演的手語字,是俗稱的花手,也就是在原本的手語字上面做了花式改編,導致這樣的表演是沒有辦法讓聾啞人士看懂的

所以筆者認為,如果失去了原本手語可以和聾啞人士溝通的功能的話,這樣的表演,實質意義上不能算是一種「手語」表演,可能只能稱為手部舞蹈、或是歸類為某種舞蹈風格。


 

撰文者:張力堃(長方形大哥)

圖文提供/張力堃(長方形大哥)、KFA中華康樂輔導聯盟

957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